——
湘西是片红色的沃土,茨岩塘镇是这片沃土中最为闪亮的地方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1934年12月12日,中革军委 “通道会议”作出了“通道转兵”的重要战略部署,明确了红二、六军团的使命 —— 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进入湘西后,于1934年11月26日在大庸成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12月10日,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机关迁至永顺塔卧。1935年4月12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机关迁至龙山县兴隆街,5月6日迁至茨岩塘。从此,以茨岩塘为中心,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红色根据地上迅速展开。1935年12月8日,红十八师作为红军长征最后出发的队伍从茨岩塘出发长征,龙山茨岩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一个不甚发达,甚至不久前刚刚全面脱贫的地方。
但是这个地方的对党史的传承却无比完善。打开他们县政府的官方网址,“兴国文化”那一栏令人流连忘返。在兴国人的心里,党史文化是最吸引他们的文化,官网中将这一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兴国故事”问我们讲述了无数个党史中的兴国故事,特别是忠于革命事业的兴国籍开国少将叶运高将军等兴国老乡的故事,令观者难以忘怀。
“兴国烈士”这一栏目同样令人动容。25个乡镇,千余位烈士,为我们祖国的独立,为民族的复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后世永远记得他们!
“兴国山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既体现了兴国民俗,朴实的民风,又将近代以来兴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过上好日子的欣喜完整的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最好的党史教育素材!